购彩中心—注册大厅(中国)官方网站登录首页-(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央视网消息:今天(12月2日),多条涉及链博会、科学研究和能源工程建设等方面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布:链博会达成合作及意向协议金额超1500亿元,我国建成国际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一组组“火热”数据出炉,汇聚成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
中国经济凸显“硬实力”
首届链博会达成合作及意向协议金额超1500亿元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今天闭幕。为期5天的链博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从展产品到展链条再到展生态,搭建了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共首发首展首秀6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观展人数达到15万人次。本届链博会还举办了多场专题论坛和360多项配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
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从结构看,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1—10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2308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2696.1亿元,增长10.4%;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9611.9亿元,增长7.1%。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引擎。
前11个月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400亿元
今年1—11月,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6.1%。免税购物人数623万人次,同比增长59.6%;免税购物件数4799万件,同比增长4.5%。
科技攻坚助力高质量发展
我国建成国际最高精度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
日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成功开发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系统,产品精度达到目前国际最高水平,为更准确地预估太阳能发电量、农业估产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实验6”科考船圆满完成东印度洋综合科考
“实验6”号科考船圆满完成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科学考察任务,昨天(12月1日)返抵广州。本次科考历时83天,总航程13700海里,完成了6条断面的调查设计以及87个站位的多参数海洋观测,为研究东印度洋海域地质特征等获取了大量的现场观测数据和样品。
“雪龙”号抵达中山站开展卸货作业
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于北京时间12月1日顺利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并开展中山站区域卸货作业。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是中国首次派出3艘船执行南极考察任务。
我国自主研发首座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建成
近日,在四川成都,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首座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投入使用。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是一种在多层建筑内进行食物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在城市进行食物生产,也可在戈壁沙漠、荒地使用,在解决未来都市等地食物就近稳定供应、拓展耕地空间等方面优势明显。
能源工程建设提质升级
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4亿千瓦,达到14.04亿千瓦,同比增长20.8%,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9.9%。
长三角重要能源枢纽完成增容改造正式投运
12月1日,长三角重要能源枢纽——江苏苏州500千伏吴江变电站完成增容改造投入正式运行,这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区域清洁能源消纳能力。500千伏吴江变电站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西部,承接着四川清洁水电汇入华东电网的重要任务。此次改扩建工程,将变电站内总容量增长至636万千伏安,可提升苏州地区年供电能力65亿千瓦时,相当于200万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
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
近日发布的《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3189万千瓦,居全球首位,我国已形成从开发建设到配套服务的海上风电完整产业链。
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开建
12月1日,我国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在福建省福清市江阴产业园开工建设。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海上风电领域大功率、全尺寸装备试验验证的空白。
全国单体规模最大光伏治沙项目并网
今天,三峡集团发布消息,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蒙西基地库布其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项目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41亿千瓦时。同时,10万亩沙漠治理生态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进一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鄂尔多斯盆地新发现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
记者今天从中国石油获悉,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在甘肃省环县洪德地区发现地质储量超亿吨级整装大油田,标志着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断层、裂缝区域石油勘探获得重大突破。目前,长庆油田已建成年产6500万吨世界级特大型油气田。
交通建设“跑出”新速度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一批交通重大项目正有序推进。
前十个月,我国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2.9%。国家公路省际瓶颈路段完工和在建项目达到43个,里程约2170公里,占“十四五”建设任务的77.5%。交通运输部联合财政部已累计下达120亿元支持两批共25个枢纽城市,推动300个左右货运枢纽项目和100余个集疏运项目建设。
海南首条第五航权国际客运航线开通
12月1日,一架从柬埔寨金边起飞的客运航班降落在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之后该航班将继续飞往新加坡,这也是海南开通的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第五航权又称第三国运输权,是指航机从出发国飞往目的国过程中,可以在经停的第三方国家装载和下载货物及乘客,是扩展国际航线网络和发展全球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衡量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
广西防城港至东兴铁路今起满图试运行
12月2日,新建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始全线满图试运行,预计本月具备开通条件。全长47公里的防东铁路是我国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内联外延的工程之一,连接防城港市和中越边境城市东兴市,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时速250公里条件。
新疆“阿克苏号”特快旅客列车正式开行
12月1日,新疆“阿克苏号”特快旅客列车正式上线运营。列车开行后,阿克苏地区将融入乌鲁木齐10小时“交通经济圈”。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11月30日至12月3日,俄罗斯芭蕾之光再度闪耀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的舞台。享誉世界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重磅回归。改编自托尔斯泰小说、充满情感张力的《安娜·卡列尼娜》,极富戏剧性的《叶普盖尼·奥涅金》,再度为观众展现艾夫曼心理芭蕾的非凡魅力。
世界顶级艾夫曼芭蕾舞团《叶甫盖尼·奥涅金》剧照。 天桥剧场供图
艾夫曼芭蕾舞团秉承着鲍里斯·艾夫曼大师的艺术理念,自创始之初,其艺术创作更新了俄罗斯古典芭蕾的概念,把芭蕾舞的情绪表达和戏剧冲突推至极限。舞团将俄罗斯芭蕾流派严谨规范、技巧高超、善于抒情的底蕴,与二十世纪舞台艺术与电影表现手法融合,其独特风格震惊了世界,代表着俄罗斯当代芭蕾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俄罗斯芭蕾的新名片”。
世界顶级艾夫曼芭蕾舞团《叶甫盖尼·奥涅金》剧照。 天桥剧场供图
首次亮相北京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古典文学巨作的当代诠释。艾夫曼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将文学巨匠普希金创作的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以芭蕾舞剧形式呈现在舞台上。普希金笔下的英雄们被描绘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都市男女,他们所在发生社会环境巨变的世纪之交。在音乐上的使用上,艾夫曼同时将柴可夫斯基的古典作品与斯特柯夫斯基的摇滚乐融入背景音乐中,这其中亦饱含了他的创作初衷。
世界顶级艾夫曼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天桥剧场供图
《安娜·卡列尼娜》则用舞蹈语言勾勒出一个女人的重生。艾夫曼认为,他的芭蕾剧不是在讲述过去,而是在述说现在:剧中的情感超越时空并与现实相呼应,即使是现代观众也能够被其唤起共鸣。剧团舞者高超的舞技与艾夫曼惊为天人的编舞向观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托尔斯泰小说的精神所在。
除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之外,第六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汇聚了中国中央芭蕾舞团,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德国国家青年芭蕾舞团等中外名团的艺术家们,在天桥剧场成立70年之时,在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10周年之际,他们汇聚一堂,同台竞技、演绎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经典力作。
天桥剧场成立70周年。 天桥剧场供图
1953年12月,天桥剧场建成于北京城南天桥这片劳动人民聚居区与民俗文化的汇集区。七十年如歌岁月中,天桥剧场已成为了高雅艺术传播的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在这里,观众领略了梅兰芳、乌兰诺娃、帕瓦罗蒂、小泽征尔、皮娜·鲍什等世界级艺术大师的情怀和风采,也欣赏到了《红色娘子军》《沂蒙》《大红灯笼高高挂》《敦煌》《世纪》《红楼梦》等中国式芭蕾艺术的开拓与创新。
同时,2013年首创的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汇聚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在这里切磋技艺,让中国芭蕾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少年芭蕾爱好者在爱莲国际青少年芭蕾舞比赛的平台上相互学习交流——该赛事首创于2022年,在传承和弘扬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情怀和精神同时,助力了中国芭蕾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完)